乳房腫脹的原因及預防
產後頭幾天,當母親分泌奶水增加時,她會覺得乳房熱,重且硬。然而她的奶水流出順暢,可以看到奶水由乳頭滴出,這是正常的脹奶。
有時脹奶會有硬塊;母親所需要的做法就是讓嬰兒多吸奶以移出奶水,在餵奶後、重及硬的感覺或硬塊都會減輕,乳房會較軟,感覺較舒服,在幾天之後,母親的乳房會適應嬰兒的需求較不會脹奶,但母親不應該認為是她的乳汁開始減少。
乳房腫脹是乳房過度充盈,有一部份是因為奶水未被有效移出,一部份是組織液及血液的增加。因為水腫的關係,乳房會看起來發亮,母親也會覺得乳房疼痛。當乳房腫脹時,因為乳房內液體壓力的增加,加上催產素反射作用的降低,會使奶水流出更不順暢。乳頭也會因為皮膚緊繃,看起來平平的,而當乳頭因為緊繃而變平時,嬰兒就不易含住它來吸出奶水,也比較容易因為含乳姿勢不佳,而造成媽媽的乳頭疼痛及破皮。有時乳房腫脹會合併皮膚發紅及發燒,若持續密集餵奶或規律將奶水排出,這種發燒通常在二十四小時內就自動退燒。
造成乳房腫脹的原因除了奶水很多之外,通常是因為太晚開始餵母乳、嬰兒含乳房含的不好或是限制吃奶的次數及餵奶時間長短所造成的。因此預防乳房腫脹的不二法門是:
(1)產後儘早讓寶寶開始吃母乳。
(2)確定寶寶以正確的吸吮姿勢含住乳房。
(3)在寶寶想吃奶的時候就餵奶,每天至少8-12次的餵奶次數。
治療乳房腫脹的根本之道就是移出奶水,如果奶水沒有移出,就可能產生乳腺炎,形成乳房膿瘍,奶水的製造也會減少,所以不要建議母親停止哺乳。
1.如果嬰兒可以吸吮,就應經常餵奶,調整抱嬰兒的姿勢使他含得更好,讓他可以有效地吸吮,而不會傷害乳頭。
2.如果嬰兒無法吸吮,可以用手擠或是用擠奶器,有時只需要擠出一點奶水,使乳房軟得讓嬰兒含得住就可以餵奶了。
3.維持乳房舒適,在餵奶前可以依媽媽自己的感覺選擇冷敷或溫敷。使用冷敷的話,要注意不要碰到乳暈附近,以避免降低噴乳反射。過度的熱敷有時反而會使血管充血腫脹,所以在餵奶前使用不要超過三到五分鐘。在兩餐餵奶中間或餵奶之後可以冷敷乳房(如:使用冷凍蔬果包或冷毛巾),減少疼痛。
4.刺激催產素反射,讓奶水流出。
(1)餵奶前溫水淋浴或泡澡。
(2)按摩頸、肩、背部,幫助母親放鬆。
(3)刺激乳頭皮膚或輕柔的按摩乳房。
(4)選擇舒適、能支撐手臂並提供可足夠支持背部的椅子,或舒適的躺下來餵奶。
5.媽媽穿戴合適的胸罩。
6.避免高油脂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