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!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。

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,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 JavaScript。
若要這麼做,請先點選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進行設定。

跳到主要內容

諮詢專線: 0800-870-870☎

:::

寶寶提早報到問題多!準媽媽如何辨別早產徵兆?



關鍵字: 早產 高危險妊娠 懷孕 安胎 破水 子宮收縮 陰道出血



早產問題多首圖.jpg

早產問題多,預防是最好的方法!準媽媽可透過分辨三大早產跡象,有徵兆時儘早就醫,並採用四種預防寶寶提早報到的方法,有助於胎兒順利待到足月,平安健康的誕生!

早產的原因及風險

所謂「早產」,指的是準媽媽於懷孕20週至37週生產,胎兒在未足月的情況下出生。由於寶寶提早報到,許多器官尚未成熟,較容易發生問題,引發各種疾病的風險。

包括:呼吸窘迫症候群、開放性動脈導管、呼吸暫停、腦室內或腦週邊出血、壞死性腸炎、視網膜病變或其他感染等問題,尤其出生體重愈輕、懷孕週數愈少的早產兒,產生以上問題的風險越高。

 

至於寶寶為何早產?歸類可能有以下六種原因:


1.子宮胎盤異常

如:胎盤早期剝離、前置胎盤、子宮畸形、子宮頸閉鎖不全、羊水過多或過少等。


2.各種妊娠疾病

如:妊娠糖尿病、妊娠高血壓、子癲(癇)前症等。


3.孕期感染問題

如:泌尿道感染、骨盆腔感染或其他細菌感染及發燒等。


4.孕婦身體因素

如:高齡孕婦、前胎早產、懷孕中曾接受腹部手術等。


5.胎兒生長狀況

如:胎兒先天疾病、胎兒過大、胎兒畸形、胎兒生長異常等。


6.雙胞或多胞胎

胎兒的數量越多,早產機率越高。


孕媽咪如何分辨早產跡象?


懷孕未滿37週的孕婦,有以下情況出現,應立即就醫,以預防早產的發生。

1.頻繁子宮收縮:持續每10分鐘就有一次以上的宮縮,導致腹部悶痛或脹痛,或者陰道有壓迫感或腹部出現下垂感,休息一小時後仍無法改善。

2.陰道出血:懷孕時,陰道大量出血或少量持續性出血。


3.破水:陰道流出大量的水狀液體。

發生以上三情況的其中一種,都建議準媽媽趕緊前往醫院檢查,以免寶寶提早出生。



出現早產跡象時的處置

當準媽媽發生子宮收縮的狀況,這個時候必須休息且密切注意,若持續超過一小時,必須就醫治療;若有合併陰道出血可能為早產徵兆,則需要立即就醫。

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有很多,不一定是早產,但通常量越多越危險。量多或半夜,可至急診求診;如果少量出血,可到門診檢查。

至於如何分辨陰道分泌物和破水的不同?羊水較為清澈、無黏性,會持續流出,若為水狀分泌物,必須小心是否為破水。

懷孕時正常分泌物應為透明或微黃且帶有黏稠感,一如未煮過蛋清樣,若為細菌感染時分泌物為黃綠色或有臭味,應就醫以免引起子宮內感染,產生早期破水及早產等問題。

此外,經產婦因子宮頸比初產婦更容易擴張,常以便意感、腰痠表現早產徵兆,若無法分辨,應儘快就醫。


如何預防寶寶提早報到?

早產發生率約為5%~10%,卻占新生兒死亡的80 %,若胎兒能在媽媽的子宮裡多待一些時間,不但可提高嬰兒的存活率,也能減少一些後遺症。懷孕時可調整生活習慣和活動,預防早產的發生:

1.戒除菸酒檳榔及藥物濫用

菸(含二手菸)、酒、檳榔會增加孕婦流產、早產、死產及出生低體重等風險,應戒除不良習慣,如:吸菸、酗酒、檳榔、使用成癮藥物等,避免增加早產的機率。

2.保持良好的孕期習慣

包括:均衡的營養、適當的增重,同時維持理想體重,並減少壓力來源,保持心情愉悅,避免精神上的不安與疲憊。


3.定時產前檢查

產檢時醫護人員可協助留意可能導致早產的情況,並給予適當處理,同時了解懷孕情形與認識早產徵兆,如有早產徵兆,立即就醫。

4.避免過度勞累與劇烈運動


避免過度疲勞、提重物,以及不必要的長途旅行。

早產兒除了死亡率較高,伴隨早產而來的各種急、慢性疾病,恐成孩子及父母一生的陰影,也常重擊整個家庭,更是社會沉重的負擔,透過以上四種預防早產方法,可幫助準媽媽降低早產的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