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後媽咪最關心的事!解答月子期飲食6大迷思
很多人常說,女性把月子期做好,有助於恢復生產時所消耗的元氣,也能有機會調整體質。不過,隨著觀念的更新,該如何把月子做好?特別是在飲食這方面,仍然存在許多迷思及禁忌。
Q1:坐月子期間不能喝水?
老一輩的人都會說,坐月子不能喝水,主要是擔心水質不乾淨、過於生冷,也可能加重腿部水腫。其實這是多慮的,通常產後下肢水腫都會慢慢消退,而攝取足夠的水分,則有助於維持體內良好的新陳代謝。建議產後媽咪每日補充至少2500C.C的水分,從食物、湯品、飲品中攝取都可以,能提高母乳量,也能減少便秘。
Q2:哪些水果適合產後媽咪?
適量攝取水果,媽咪們能獲得維生素、礦物質及膳食纖維,加速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。飲食中應避免太多生冷的水果及蔬菜,包含西瓜、梨子、橘子等,可以多選擇溫熱性水果,像是櫻桃、荔枝、龍眼、芒果等,或是柿子、梅子、萄葡、蘋果、鳳梨、香蕉、木瓜、甘蔗等中醫藥分類為平性的水果。
Q3:麻油類料理何時可以吃?
麻油性屬溫熱,可以驅寒,也因此在傳統的月子餐中,都會使用麻油來製作各種進補料理,不過像是麻油、人蔘這類食材,在產後食用,都有可能增加傷口發炎、出血的風險,且麻油的成分100%為脂肪,屬於高熱量食物,吃多了恐會對身體帶來負擔。
一般會建議產後一週內,因傷口還在發炎期,要避免麻油類料理;產後第二週,可酌量食用一些,到產後第三週之後,傷口、身體各項狀況都復原良好,就可正常食用,同時也要搭配全榖雜糧類、蔬菜水果類,以達營養均衡。
Q4:月子期的飲食禁忌?
在月子餐中,最需要留意的食材就是酒了。在傳統的觀念裡,認為產婦不宜喝水,而使用純米酒來烹煮湯品,雖然米酒在煮沸後會揮發掉部分酒精,但殘留的酒精可能會對寶寶的睡眠及腦部發育造成影響,建議產後一週後再適量加入料理。
烹煮時也要記得開蓋並拉長烹煮時間,盡可能讓酒精揮發完全,產婦也應該酌量食用,並搭配大量的飲水。另外,像是咖啡、茶等這些含有咖啡因的食品,也要適量飲用,避免透過乳汁影響寶寶的情緒,而高熱量、加工類等食品也要避免過量。
Q5:冰飲及生食可以吃嗎?
剛生產完的媽咪,身體各項機能都還在恢復,在中醫的觀念裡,冷的食物吃多了,會讓體質變寒、濕氣太重,可能會抑制子宮收縮,讓惡露更難排出。生食方面,因為擔心有細菌疑慮,加上又是哺乳媽咪,就更不建議食用。
至於哪些算是生冷食物呢?像是橘子、瓜類、大白菜、菜頭等,屬性較為生冷,在月子期間,這類食物還是建議產婦儘量少吃。
Q6:哺乳媽咪可以喝咖啡嗎?
有在哺餵母乳的媽咪,只要是吃進肚中的食物、飲品,都可能讓寶寶吸收到,但也不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吃,只是要適量。以常見的咖啡因來說,孕婦一般建議一天攝取不要超過200毫克,哺乳媽咪則以300毫克為上限,等於是市售的兩杯卡布奇諾咖啡。除了咖啡之外,其實有些手搖飲也含有咖啡因成分,建議媽咪在購買時要多留意成分表,假如有發現寶寶容易焦躁不安或哭鬧,可能就要減少或是暫停攝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