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!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。

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,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 JavaScript。
若要這麼做,請先點選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進行設定。

跳到主要內容

諮詢專線: 0800-870-870☎

:::

連假出遊天!親子外出旅遊注意事項



關鍵字: 親子旅遊 外出 假日 寶寶 親子互動 出遊 瓶餵 哭鬧 安撫




親子出遊2.jpg


親子同遊的好處

親子同遊好處多!透過在旅行中實地參觀的機會,幫助孩子獲得日常中無法觸及的能力,並藉由旅行中的戶外活動,提高體力和協調能力,促進身心健康。

尤其,旅行中各種新的景象、聲音、氣味、觸感、味道,能刺激孩子感官,提升孩子的五感能力。例如:品嚐在地小吃,可增進嗅覺和味覺;接觸自然山海景觀,可增廣視覺和聽覺。

另一方面,旅行中會遇見許多初次見面的人,可讓孩子接觸更多元的人群,觀察每人的個別差異性,增加與人溝通的能力,從而擁有開放的眼光和態度。

以及最重要的,親子出遊可創造一家人的回憶!也許童年記憶會淡忘,但一張照片、一句話,都會讓孩子瞬間想起,將美好感受轉為長期記憶,伴隨小孩的成長。

 

帶孩子外出遊玩 事前準備事項

親子同遊挑戰多!許多爸媽笑稱,帶孩子出遊一次就後悔,為何花錢找罪受?提醒父母,帶孩子外出遊玩可準備以下事項,讓遊興不減,也更安全不慌亂。


1. 安全座椅不可少

根據交通部法規規定,2歲以下兒童不論體重多少,乘車都須乘坐「後向式安全座椅」,2~4歲、體重18公斤以下兒童上車,也應優先選用後向式汽車安全座椅;且4歲以下都要坐汽車後座,同時繫上汽車安全座椅的安全帶予以固定。

此外,0至3個月寶寶不管乘坐汽車或大眾交通工具,最好準備提籃式安全座椅、臥座,裡頭有安全帶可扣住寶寶,頭部位置會有一個頭墊,將寶寶頭部固定。

雖然3個月後寶寶脖子發展較好,便可改成立座,但若是早產兒寶寶,因脖子和腦部較為脆弱,1歲內都應繼續使用躺式汽車安全座椅,以保護寶寶安全。

 

2. 外出保溫寶寶頭部、多層次穿搭

1歲前寶寶體溫調控較差、易失溫,要注意保溫,而最大的失溫點在頭部,因此冬天時可幫寶寶戴帽子或圍巾,或使用揹巾時將頭遮住。

另一方面,寶寶穿衣原則儘量多層次、洋蔥式穿搭,由內而外依序可為紗衣、內衣,再加上一、兩件衣服,最外層則以較保暖的毛衣或外套為主,以因應寶寶的需求,方便更換穿脫。

爸媽帶寶寶出遠門時,多帶幾件衣服、包屁衣,尿布,當寶寶突然爆汗或溢出大便,備用衣物便能派上用場。

 


3. 準備急救品和體溫計


外出最怕孩子受傷,爸媽可攜帶一些備用急救品,包括:紗布、生理食鹽水和抗生素藥膏。

如果孩子受傷了,爸媽可第一時間進行傷口護理,用生理食鹽水將傷口清潔乾淨,再用紗布沾生理食鹽水去輕拭傷口,把卡在裡面的砂石擦掉,以降低傷口後續感染的風險。

傷口清洗完畢後,可塗褐黴素(Fusidic Acid)、欣黴素(Neomscin)等抗生素藥膏,初步護理之後再就醫,能預防傷口感染。

叮嚀爸媽,可隨身攜帶體溫計或耳溫槍。帶3個月內寶寶出門,可自備最接近體溫的電子肛溫計,量測時先使用耳溫槍,當體溫高於38℃,再使用肛溫計較為準確。

 

外出餵食寶寶的注意事項

對於還在哺餵母乳的寶寶,親餵媽媽可利用本網站:「孕產婦關懷網站」內的哺集乳室地圖(https://reurl.cc/RYnbXz),就能以地圖搜尋附近的公共場所哺集乳室,方便隨時哺乳。

此外,如有瓶餵需求,想保存冷凍或冷藏母乳,可使用小型保溫器加上冰寶(保冷劑)。以9小時車程為例,可帶一瓶充分解凍好的母奶,以及1~2個未解凍的母乳袋。作法如下:


1.出發後1小時內,寶寶餓了,可立即用熱水加熱那瓶已解凍的母奶餵食寶寶。同時拿出1個母乳袋出來解凍。

2.待3、4小時後,此時寶寶肚子餓,之前拿出解凍的母乳袋已解凍,再加熱餵食即可。同時間也拿出另一個母乳袋出來解凍,提供寶寶下一餐飲用。

 

寶寶副食品冰磚的保存,也可利用冰寶保冰。建議爸媽可準備水煮蛋、香蕉、地瓜備用,這些食物方便、天然且不易變質,只要放進容器裡,再用湯匙攪拌,便可當作一餐。

相信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,就能降低哭鬧狀況,讓親子同遊達到親子同樂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