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!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。

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,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 JavaScript。
若要這麼做,請先點選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進行設定。

跳到主要內容

諮詢專線: 0800-870-870☎

:::

發燒的正確處置



關鍵字: 嬰幼兒 發燒




發燒正確處置.jpg

發燒是兒童生病最常見的症狀表現之一,但發燒未必就是疾病引起。發燒可以促進免疫功能,貿然退燒未必有助孩子的健康,應把握正確處理原則,避免不當的退燒方法,才能夠協助孩子康復。

◎關於發燒現象

・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中心體溫≧38℃
・人體生病引起的發炎反應會讓體溫的定位點提高,所以造成發燒現象。
・開始發燒時,身體會感到發寒、四肢冰冷,這是體溫定位點上升的結果。
・一旦體溫提高到定位點之後,四肢會變溫熱,也不會有明顯怕冷的感覺。
・發燒一段時間或使用退燒藥以後,體溫定位點下降,身體可能會覺得熱,並開始流汗退燒。

◎測量體溫:

・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,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,但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與中心體溫的相關性較差。
・口溫平均比肛溫低,腋溫平均比肛溫低。
・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,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,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。

◎重新認識發燒的影響:

・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,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身體免疫反應,反而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。
・人體對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有調控機制,所以一般不會超過41℃
・有些家長擔心如果不積極退燒,孩子的體溫可能一直往上飆高,其實人體的體溫調控機制不會讓體溫無限上升。坊間孩子腦子燒壞的傳說,其實是孩子罹患腦炎、腦膜炎等疾病而留下神經後遺症,與發燒無直接因果關係。

◎必須注意的危險病徵

有無發燒和體溫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程度。兒童生病時,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危險病徵,如果有下列情形就必須儘速至醫師處診治。

●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症狀
 ●咳痰有血絲
 ●尿量大幅減少
 ●呼吸暫停l哭泣時沒有眼淚
 ●頸部僵硬
 ●皮膚出現紫斑
 ●持續頭痛與嘔吐
 ●嘴唇、手指、腳趾發黑
 心跳速度太慢、心跳不規則
 ●痙攣、肌抽躍(肌肉不自主快速抽動,像觸電一樣)、肢體麻痺、感覺異常
 ●未發燒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吸氣時胸壁凹陷
 ●意識不清、持續昏睡、未發燒時燥動不安、眼神呆滯
 ●無法正常活動,例如不能爬樓梯、走小段路便會很喘

退燒的時機:

發燒大多是因為一般感冒病毒所引起,這一類的發燒通常幾天內就會自動退燒,退燒藥物只是緩解發燒所產生的身體不適,並非殺死病毒。因此若非發炎性疾病導致,例如衣服穿太多、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,由於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,隨時都可予以退燒。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,如果體溫並未太高(超過39°C)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時,並不需要積極退燒。要注意的是,發燒對下列病人會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,所以當體溫超過38℃,就可考慮積極退燒:

●慢性肺病
●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
●曾有熱性痙攣或癲癇發作
●嚴重的神經肌肉疾病
●慢性貧血
●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(例如先天酵素缺乏)
●其他因為發燒而有特殊不適症狀。

認識正確的退燒方法:

・各種退燒藥物中,除了阿斯匹靈不可用於18歲以下兒童,其他口服與塞劑之退燒藥均可於必要時適量使用。
・單純注射點滴並沒有退燒效果。
・冰枕、溫水拭浴等物理退燒法,並不會改變發炎反應引起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,所以不會有退燒效果,反而可能造成發燒兒童額外的代謝負擔。
・衣服穿太多、中暑等產熱與散熱失調的情形也會造成發燒現象,但此時身體的體溫定位點其實是正常的,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物理退燒法才會有些幫助。        

◎剛出現發燒症狀時,可先做一些簡易的居家護理:

1、多喝水來補充水份,避免因發燒期間流汗過多而脫水,只要沒有嚴重的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,病人還能飲用開水或電解質水,就不必以吊點滴來補充水分。
2、穿著舒適吸汗的衣物來幫助散熱。不需穿太多衣服或包包巾來逼汗,流汗太多反而容易造成身體的脫水。
3.、洗溫水澡有助緩解發燒症狀;但是使用冰枕無法使感染症退燒。持續高燒應就醫診治若持續高燒不退,則需立即就醫,找出正確病因,依醫師指示按時服用退燒藥(如:acetaminophen 或ibuprofen)等藥物來治療,以免延誤病情產生其他的併發症。

有時候治療期間仍會反覆發燒數天,此時應留意是否有新的症狀或是病況有新的變化,以助醫師即時診治病情。發燒的後續照顧:部分家長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,就表示醫生開的藥沒有效,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。事實上,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,目的在暫時緩解病人的不適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有結束,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現象。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,有些可能持續發燒達7天或甚至更久。家長必須注意孩子有無出現上述所列的危險病徵,並持續遵從醫囑追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