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哺育計畫
新生兒哺育計畫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寶寶出生後的前6個月純哺餵母乳,滿6個月後需添加適當且安全的副食品,持續哺餵母乳至2歲或2歲以上。母乳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,能提高寶寶保護力,降低寶寶腹瀉機率,減少過敏的發生,同時也能幫助產婦子宮收縮,減少未來罹患乳癌及卵巢癌的發生率。
母乳的分泌
當媽咪剛生產結束時,這階段媽咪只會產出少量的初乳(約1~3cc),隨著寶寶吸吮媽咪的乳房,將會刺激泌乳激素,使得乳房製造更多的乳汁,當寶寶吸得越多時,乳汁也能分泌的越多。此時,媽咪均衡飲食的攝取很重要。
哺乳的姿勢
哺乳姿勢大概可分為:
臥姿、橄欖球式、生物性哺餵法、搖籃式等,每位媽咪適合的姿勢都不盡相同,有良好的支撐及舒服的哺餵姿勢,並且能適時更換不同姿勢,才能讓哺乳過程更加順利、愉悅。
媽媽的姿勢避免「前傾」,原則是讓寶寶的臉「面對乳房」,身體與媽媽的身體完全貼近,頭微後仰並且可以自由移動,才能放鬆地張大嘴巴、含住乳房。
*建議於產前就尋求專業的諮詢,獲得正確的母乳哺餵知識,也建立哺乳計畫。
母乳的保存與回溫
母乳滴滴皆辛苦,家人們都應該知道正確的母乳保存法,以確保乳汁的新鮮度及營養。在不同溫度下,母乳能存放的時間不相同,切記不能使用爐火或是微波爐加熱母乳,避免受熱不平均,不同溫度的母乳不得混合,已回溫過或喝過的母乳,也不宜再冷藏冷凍保存。
-
存放溫度:25℃室溫 保存時間:6~8小時
-
存放溫度:4℃冷藏室 保存時間:5天
-
存放溫度:-18℃冷凍 保存時間:3至6個月
母乳哺育好順暢
產後儘早和寶寶培養默契,讓寶寶吸吮,幫助乳管暢通。產後有些媽咪乳房腫脹嚴重且感覺疼痛,就是一般俗稱的「石頭奶」。最重要的是儘量放輕鬆,並且頻繁的親餵寶寶與擠乳,必要時請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。
沖泡嬰兒配方奶
直到6個月大,寶寶主要的營養來源就是奶類,如果媽咪因為醫療或者其他原因無法完全哺乳時,適量加入嬰兒配方奶,也能讓寶寶獲得營養。嬰兒配方奶粉並非無菌,務必使用煮沸後降到70℃的水溫沖泡,能降低感染風險。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奶水分泌是人體自然現象與機制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初次哺乳就上手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 母乳哺育手冊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母乳哺育衛教影片
延伸閱讀:【孕產婦關懷網站】母乳哺育懶人包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哺乳QA處理技巧
延伸閱讀:【孕產婦關懷網站】如何沖調嬰兒配方奶粉
延伸閱讀:【國民健康署】嬰兒奶瓶餵食指導及注意事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