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!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。

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,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 JavaScript。
若要這麼做,請先點選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進行設定。

跳到主要內容

諮詢專線: 0800-870-870☎

:::

早產兒居家照護錦囊



關鍵字: 早產兒 居家照護 矯正年齡 睡眠 免疫力 早產兒居家照護手冊 早產寶寶健康手札



早產兒居家照護錦囊.jpg

新生兒無論出生時的體重為多少,只要未滿37週出生,即是早產兒。早產寶寶各時期的生長(身高、頭圍、體重)、認知與動作發展、副食品添加等等,在3歲之前都是依其矯正年齡進行評量。此外,政府與民間都有提供相關的資源與照顧支持,希望能有效分擔家長養育的負擔與辛勞,有需要的家屬請善加利用。早產兒的生長、腦神經發展、副食品添加須使用矯正年齡,但預防注射則依實際出生年齡。

※早產兒常見合併症※

・早產兒較容易因器官未成熟產生相關問題,常見的合併症包括:腦室內出血、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、視網膜病變、聽力受損、慢性肺部疾病、開放性動脈導管、壞死性腸炎等。

・懷孕週數越短,早產兒發生上述問題的機會越大,因而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父母宜與主治醫師長期配合觀察追蹤。

※早產兒的矯正年齡※

不論寶寶何時出生,以「現在日期」減去「預產日期」,即可計算出寶寶的「矯正年齡」。例如:寶寶出生日期為51日,媽媽的預產日期是71日,則至81日時,寶寶的矯正年齡為1個月。

※如何餵食早產兒※

・早產兒進食特性:由於生理發展仍未成熟,吸吮能力較足月兒弱,餵食過程中比較容易嗆到,或有發紺現象(皮膚或是嘴唇顏色變青、變紫)。嗆奶的原因:喝奶姿勢不佳(例如讓寶寶躺著喝奶)。食道賁門括約肌不成熟,導致胃食道逆流。奶嘴孔洞太大,吞嚥不及。先天吸吮能力不佳,如唇顎裂、心臟病、神經系統異常、唐氏症、早產兒或合併有慢性肺疾病的嬰兒。呼吸道感染,吞嚥不順。如何預防嗆奶?若以奶瓶哺餵,可將奶瓶倒放,看是否奶水滴下來的速度為每秒一滴,若呈一直線,則代表奶洞太大,容易嗆奶。

・早產兒最佳的餵食方式是「需求性餵食」,也就是依照寶寶的生理時鐘予以哺餵,並且按照寶寶能接受的餵食量適當給予。

※餵食時應注意事項※

・早產兒回家後仍可能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,餵奶時可採取少量多餐分段餵食,並注意早產兒的膚色及唇色,若有發紺現象,必須先停止餵奶並輕拍背部,待膚色及唇色恢復正常後再繼續餵奶。

・切勿平躺餵奶。

・特殊狀況無法親餵母乳而需採瓶餵時,早產兒因為吸吮能力較弱,奶嘴的選擇應以質軟、中號、圓洞為佳。合適的奶洞大小,以奶瓶倒立時,奶水可以一秒一滴流出者較為適合。

・一般嗆奶處理,只需移除口中奶水,並以適度力量輕拍背部至呼吸平順、膚色紅潤即可繼續餵奶,或休息一下再繼續。

・餵奶中,萬一寶寶咳嗽後呼吸暫停,可以輕搓寶寶背部或輕彈寶寶腳底,以刺激呼吸。

※預防感染※

・早產兒的免疫力較足月兒弱,較容易感染疾病,有少數早產兒因肺部尚未發育成熟,易發生慢性肺疾病,而有慢性肺疾病的孩子,肺部感染的機率較一般嬰兒來得高,症狀也較嚴重。預防感染的方法包括:

・限制訪客。

・注意居家環境的通風。

・接觸寶寶前後皆須洗手。

・家中禁菸。嬰兒返家仍需使用氧氣時,家中絕對禁止吸菸,並須隔絕助燃物。

・寶寶週歲前避免帶他出入公共場所。

・若照護上有疑慮,可善用早產兒基金會居家護理諮詢專線服務(02-2523-0908,週一至週五 8:30~17:00),以減少不必要的醫院就診。

※早產兒的睡眠照護※

・早產兒的住院期間較長,已習慣醫院的吵雜環境,且無晝夜分別,剛回家時會有一段適應期。

・可藉由環境營造、夜間點小夜燈,及讓寶寶聽輕柔音樂等方式調整,待寶寶習慣後,再慢慢減少光線亮度及聲音。

※早產兒的行為照護※

  早產兒比足月兒容易躁動、不易安撫,可藉由做袋鼠式護理和嬰幼兒按摩來改善。※更多早產兒照護技巧,可至國民健康署手冊專區下載「早產兒居家照護手冊」及「早產寶寶健康手札」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