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歉!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。

為了順利完成所有的流程,您必須在瀏覽器上啟用 JavaScript。
若要這麼做,請先點選您所使用的瀏覽器進行設定。

跳到主要內容

諮詢專線: 0800-870-870☎

:::

母乳寶寶 健康平安快樂行!



國民健康署為響應8月份國際母乳週,支持媽媽哺餵母乳,共同關懷母嬰的健康,舉辦「快樂寶寶爬行比賽」活動,報名相當熱烈,開放後不久即已報名額滿,共有200名萌寶寶家庭,全家總動員參加本次活動。


國民健康署長期以來非常重視寶寶的健康,積極推動母乳哺育,由於母乳能降低寶寶腸胃道感染、呼吸道感染、及中耳炎的危險機會,減少高危險群的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,減少過敏。此外,研究也發現哺餵母乳的寶寶發生嬰兒猝死的風險比較低,而婦女藉由母乳哺育也能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,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小,身材恢復較快,而且得到乳房癌、卵巢癌及骨質疏鬆的機率減少。另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,寶寶的發展階段,在4個月大會逐漸發展及強化背部和頸部肌肉,使頭、頸部有更好的平衡。5個月大會抖動肚子、踢腿及揮動胳膊。6到8個月大能夠保持不前傾的坐姿,而且已經可以在地上摩擦扭動學習爬行。8-10個月大則是爬行重要階段,寶寶可以透過爬行強化肌肉及探索周遭環境。寶寶藉由爬行可使手、腳、胸、腹、背、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訓練逐步發展,爬行是全身的動作,需靠手腳運動協調才能爬得好,所以也可讓寶寶的平衡功能得到完善發展。


依據國民健康署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資料顯示,國內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在101年達到49.6%,已接近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的目標(50%),同時遠高於全球2005-2012的平均值38%。但在102、103年,卻連續兩年下降,在102年降至48.7%,103年則降到45.8%。國外研究顯示,“母嬰同室”以及“母嬰及早肌膚接觸”這兩項策略,是影響能否成功餵母乳、以及能否成功餵滿6個月的重要因素,但在國內,要改變舊模式(過去是寶寶生下就抱走,然後放在嬰兒室)、建立新模式(先給媽媽抱一會兒,之後並與媽媽放在同一房間),過去在推行上一直是困難度最高、阻力最大的兩個項目。為瞭解這兩個項目對國內母乳哺育是否亦確具重大影響、到底值不值得大力推廣,邱淑媞署長與簡莉盈教授等人,以全國母乳哺育調查資料進行分析,其結果刊登於2014年Birth期刊。該分析顯示,有進行24小時親子同室者,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率為沒有同室者的4.91倍高;純母乳哺餵到產後6個月的機率,也達1.92倍高。有進行及早母嬰肌膚接觸的婦女,其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機率是沒有接觸者的2.04倍,產後6個月純母乳哺育機率亦有1.26倍高。可見在臺灣,親子同室與早期肌膚接觸,與國外一樣,能有效提高純母乳哺育率並延長母乳哺餵期間。


至於有人擔心: 母嬰同室會不會增加寶寶感染? 是不是放在嬰兒室比較安全? 國民健康署表示,這已經經過許多研究證實,不但不會,而且事實正好相反,母嬰同室會大大降低寶寶感染機會,所以聯合國持續在推廣。母嬰同室的寶寶,為什麼感染率遠較較嬰兒室的寶寶低? 有諸多有利原因,包括:"純母乳哺育"能將媽媽的抗體完整提供給寶寶、給寶寶抵抗力;母乳本身無菌、不必經過水、容器、以手觸摸等沖泡過程,大大降低寶寶受感染的機會,還有,非常重要的是,媽媽與家人,不像醫護人員要照顧很多生病的寶寶,因此,把寶寶與媽媽及家人放在一起,比較不會有交叉感染的風險。甚至,國外研究指出使用抗病毒藥物的HIV陽性媽媽採純母乳哺育比非純母乳哺育者,寶寶存活率較高,因此,在開發中國家,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於HIV感染母親亦可以哺餵母乳。雖然我國為HIV低盛行率國家,且公共衛生環境良好,對於HIV母親建議採哺餵嬰兒配方食品,然而由前述研究可以得知母乳哺餵對寶寶之保護力。


本次活動為讓每個參與的家庭,留下最親密的回憶,當天活動將提供每個寶寶精美小禮物及溫馨快樂的全家福照片,優勝寶寶能得到獎金及獎狀,紀錄美好溫馨回憶。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,寶寶的成長需要家人的共同參與,希望家人及社會重視寶寶的成長發育也共同支持母乳哺育,讓快樂寶寶都能在愛的抱抱下,享有母乳哺育,促進親子感情,創造母嬰親善環境。